您当前的位置:生活快讯网资讯正文

坐多久才算久坐超越这个时长你的腰不堪重负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时间:2020-05-25 16:50:55  阅读:2950+ 来源:腾讯健康作者:责任编辑NO。蔡彩根0465

上班坐着、开车坐着、吃饭坐着、回家看电视玩手机仍是坐着......除了挤公交地铁没座位,一天之中能坐着就绝不站着,是不是像极了每天的你?

坐,原本是个让身体歇息的姿态,可坐得时刻长了却简单累坏腰部。每天坐多长时刻算久坐?美国久坐行为研讨网络给出了界说。《生命时报》(微信内查找“LT0385”即可重视)采访专家,帮你将久坐的损伤降到最低。

受访专家

复旦大学隶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 董健

复旦大学隶属中山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林红

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主任医师 王方永

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博士 陈峰

坐多久算久坐?

有的人以为坐一两个小时便是久坐,也有的人以为坐上一天才算久坐。

究竟坐多久才算久坐?

美国久坐行为研讨网络(SBRN)给出的界说:久坐是指“以坐姿或斜躺姿态时能量消耗≤1.5 METs为特征的任何清醒行为”。[1]

这儿不光指出“久坐”状况下的能量消耗,更指出“久坐”的姿态:坐姿,或许斜躺姿态,都算是久坐。

常见的久坐行为,包含作业、学习时的姿态,以及看电视、运用计算机、驾驭、阅览、书写、玩棋牌游戏等。

假如这个界说欠好了解,咱们我们能够换一种浅显的说法:一般以为一周在清醒状况下坐姿超越5天,大于8小时/天,或继续2小时没有动身活动和改动坐姿,即可视为久坐一族。

老坐着,腰肌和腰椎都会受伤

脊柱是由一节一节的脊椎组成,每一节之间由有弹性的椎间盘衔接,腰椎邻近的肌肉担任坚持脊柱的安稳和活动。

人体平躺的时分,脊柱最接近原本的生理曲度,肌肉负荷最小,椎间盘的压力也最小,大约是体重的25%;

安坐时腰椎受力大约是体重的140%;

假如坐姿且身体前倾,或许折腰、塌腰坐,腰椎受力会飙升到体重的185%!

长时刻折腰、塌腰坐,成果会更糟:

腰肌劳损

人体处于不良坐姿,腰椎一侧长时刻用力不均的情况下,为坚持平衡状况,腰椎另一侧肌肉会做调整;假如肌肉长时刻时刻处于拉伸状况,就会导致腰肌劳损。

腰椎肩盘杰出

安坐时,脊椎之间的椎间盘前后空隙原本相对均衡;折腰/塌腰时,腰椎曲度改动,椎体后方空隙添加,椎间盘受力不均匀,加上不良姿态让椎间盘的压力剧增,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椎间盘挤出来。假如杰出的椎间盘挤压到神经,还会呈现下肢痛苦。

此外,长时刻坚持坐姿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、脊柱侧弯等问题。

3个直角解救久坐族的腰

关于久坐族来说,下面这些办法都能缓解腰部压力。

1

工作时坚持3个直角

坐下后,大小腿成直角,大腿与躯干成直角,上臂与前臂成直角,眼睛与电脑屏幕坚持平行视角。这个坐姿能够有用的防备脊柱过度疲惫。

2

腰后垫一个靠垫

在腰后垫一个靠垫,让下背部坚持天然的C字型曲线,防止因没有支撑力导致身体过度摇晃,也能维护脊柱。

3

歇息时多坐硬板凳

在家休闲文娱时,用硬凳子替代软沙发。软沙发没有支撑力,会使整个髋部陷进去,长时刻会导致肌肉关节过度疲惫,腰胯酸痛。

此外,最好一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,上个厕所或接一杯水,对腰部也能起到放松效果。

骨科专家引荐的健腰操

加强腰部肌肉训练能添加脊柱安稳性,减轻腰部痛苦,对防备腰疼也有不错的效果。

1

仰卧位直腿举高

平躺,一只腿举高到60度以上,放下,留意膝关节不能弯,换另一只腿重复动作。每组做16次。

2

卧位双腿举高

平躺,腰椎部发力,双腿一同抬起,尽可能与地上坚持90度。双腿放下,留意膝关节不能弯,康复原位。每组接连做8次。

3

背桥五点支撑

平躺,双腿并拢曲折,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起支撑效果。举高背部和臀部,呈搭拱桥姿态。坚持5秒以上,放下。每天接连做2组,每组8次。

留意腹部尽量向上提,肩、髋、膝坐落一条直线。颈椎疾病患者不宜做“背桥五点支撑”。

4

小燕飞头胸后伸

平趴与地上平行,双手穿插放置背面。腰椎部发力,抬起头和胸,胸部尽量脱离床面,背部尽量后伸。坚持数秒(超越5秒),放下。每天接连做2组,每组8次。

5

小燕飞全体后伸

平趴,尽量前伸右手和后抬左腿,举高30度,放下,换左手和右腿。假如感到困难,替换期间可歇息10秒。每天操练16次。此动作可训练竖脊肌、多裂肌、臀大肌。

6

平板支撑后抬腿

平趴,双手与肩同宽,用手臂撑动身体,呈平板支撑状。双腿替换慢慢抬起,放下,康复原位。每组做8次。

留意头、肩、髋、踝坚持一条直线,大腿尽量后举高。▲

参考文献:

[1]Endorsed by The Obesity Society, Young D R, Hivert M F, et al. Sedentary behavior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: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[J]. Circulation, 2016, 134(13): e262-e279.DOI:10.1161/CIR.0000000000000440

本期修改:张杰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